服务热线

0898-86277077

网站公告:
琼ICP备53268726

科普知识

当前位置: 首页 > 科普知识

骗了国人40年!年入千亿的中国茶竟是日本企业在闷声发大财

发布时间:2025-10-10 07:16:02点击量:

  走进便利店,货架上那瓶包装简洁、印着福建省茶叶字样的乌龙茶,你以为是国货?错了!这个叫三得利的品牌,其实是不折不扣的日本企业。

  从1997年进入中国到现在,它在这片土地上扎根近30年,巅峰时期拿下超过20%的无糖茶市场份额,赚得盆满钵满。可直到今天,还有不少人以为它是民族品牌。

  1899年,日本大阪,一个叫鸟井信治郎的人开了家小店,卖西洋酒。谁也没想到,这家店后来会发展成横跨酒类、饮料、食品的庞大集团——三得利株式会社。

  上世纪80年代,三得利在日本市场推威士忌、啤酒,生意做得风生水起。那会儿日本人特别喜欢喝中国的乌龙茶,三得利的老板们眼睛一亮,这不就是商机吗?1981年,三得利乌龙茶在日本上市,打的旗号就是源自中国福建的正宗乌龙茶。

  包装上大大的福建省中文字样,广告里全是武夷山的制茶工艺,连摄影师都专门跑到中国拍了20年。日本消费者一看,得,这就是正宗中国茶啊,销量激增!

  1997年,三得利乌龙茶正式进军中国市场。这回它又玩了个大的——在中国继续强调福建茶叶、正宗乌龙茶,广告里用西游记、相声、中国功夫这些传统文化元素,连模特都找中国人,景色也拍中国的。这一套组合拳下来,不少中国消费者真就把它当成自家品牌了。

  根据网易新闻2024年9月11日的报道,三得利被误解为国货已经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。它在中国市场深耕多年,通过精心包装和营销,成功打造出来自中国的正宗乌龙茶的品牌形象。

  而刚进中国那会儿,三得利日子并不好过。1997年的中国饮料市场,可乐、雪碧这些甜饮料才是王道,无糖茶在当时就是个小众玩意儿,销量压根起不来。

  可三得利耐得住性子。它笃定一个趋势——中国人早晚会追求健康饮食。果不其然,等到2020年前后,年轻人开始养生了,什么高糖、高热量的饮料都不受待见,反而无糖茶火了起来。

  据尼尔森IQ数据显示,2023年,无糖茶拿下21.1%的饮料市场份额,首次超过碳酸饮料的18.5%,成为饮料界的新霸主。2024年上半年,碳酸饮料品类下滑6.7%,无糖茶却增长了19.5%。

  三得利等这一天,等了20多年。凭着先发优势,它在中国无糖茶市场站稳了脚跟。根据新浪财经2024年12月24日的报道,巅峰时期,三得利能占据整个无糖茶市场超过20%的份额,只有农夫山泉的东方树叶能与之匹敌。

  根据小食代2025年1月13日的报道,三得利2023年全球销售额约为1500亿元人民币,其中亚洲与大洋洲市场(不包括日本)约占整体销售额的20%,而中国市场的增长速度在大区内处于领先地位。

  农夫山泉的东方树叶,曾经被吐槽是最难喝的饮料,可人家硬是靠着强大的渠道网络和持续的产品迭代,翻身做了主人。康师傅、统一这些老牌饮料企业也不甘示弱,纷纷推出无糖茶系列。

  根据腾讯新闻2024年9月16日的报道,马上赢情报站数据显示,2024年4-5月,在无糖茶市场,农夫山泉、三得利两家集团的市场份额从2023年的超过84%降至75%左右,市场集中度明显下降。

  新浪财经2024年12月24日更是直接点明,三得利的市场份额一降再降,从巅峰时期的超过20%萎缩至2024年7月后的不足10%。

  您知道金龙鱼吗?很多人以为是国产品牌,其实它属于新加坡丰益国际集团。徐福记呢?听着像个中国老字号,可早在2011年就被雀巢收购了。还有中华牙膏,名字听着很中华,实际上是联合利华旗下的品牌。

  这些伪国货靠的就是消费者对国货的信赖和情感认同。它们穿上中国风的外衣,打着传统、正宗的旗号,在中国市场赚得盆满钵满。可到头来,利润都流到国外去了。

  随着信息越来越透明,大家对品牌的身份认知也越来越清晰。很多注重民族品牌的消费者,开始有意识地选择国产替代品。

  根据小食代2025年1月13日的报道,尽管三得利在2024年仍保持增长,但竞争压力明显加大。果子熟了、茶小开等新锐品牌在2024年的市场份额排名,分别比2023年上升了三名、两名,对三得利形成了明显的威胁。

  东方树叶从最难喝到市场第一,靠的是什么?是农夫山泉对中国市场的深刻理解,是遍布全国的销售网络,是持续的产品创新。康师傅、统一这些老牌企业,也在无糖茶领域持续发力,推出符合国人口味的新品。

  反观三得利,虽然2025年规划推出两个全新子品牌,但在渠道建设、市场下沉这些关键问题上,依然面临不小的挑战。

  40年前,三得利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进入中国,凭借中国牌营销在这片土地上扎下根来。它见证了中国饮料市场从碳酸饮料到无糖茶的转变,也享受了市场红利带来的丰厚回报。

  可市场是公平的。当国货品牌醒过神来,开始在产品、渠道、营销上全面发力,外资品牌的优势就不复存在了。三得利市场份额的下滑,不是偶然,而是必然。

  作为消费者,我们有权知道自己买的是什么品牌,钱最终流向了哪里。我们也有权选择,是支持真正的国货,还是继续为伪国货买单。

  下次走进便利店,拿起那瓶无糖茶之前,不妨看看包装背后的品牌介绍。别让伪国货继续蒙蔽你的双眼,让真正的国货品牌,在自己的土地上,站得更稳、走得更远。

  腾讯新闻《竟然不是国货!潜伏中国40年的日本饮料爆了》2024年9月16日

  网易新闻《最像国货的日本饮料,在中国市场潜伏40年》2024年9月11日

  小食代《2025年,三得利在中国要推出两个全新子品牌!无糖茶等一新品要来了》2025年1月13日

  小食代《今天,三得利在华高层亮相:重心放在打造无糖茶品牌矩阵,将坚定不移投资中国市场》

  平台声明: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,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,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。